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(以下簡稱“試驗箱”)集高溫、低溫、交變濕熱于一體,功能耦合度高,任何子系統(tǒng)“開小差”均可能導致試驗曲線超標、樣品失效甚至停機。為幫助試驗室人員快速定位并排除常見疑難雜癥,特制定本處置規(guī)范,作為設備操作、維護及年度校驗的補充文件。
二、故障分類與邏輯樹
依據(jù)故障現(xiàn)象,將問題歸納為四類:溫度無法達標、溫度回彈、濕度異常及系統(tǒng)連鎖報警。對每類故障建立“現(xiàn)象—根因—驗證手段—糾正措施”四維邏輯樹,實現(xiàn)閉環(huán)管理。
三、溫度無法達標
現(xiàn)象描述
程序設定+85 ℃,2 h后實測僅+72 ℃,升溫速率<1 ℃/min,遠低于GB/T 2423.2要求的5 ℃/min均值。
排查路徑
(1)風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:
a. 觀察離心風機運行指示燈,若閃爍或熄滅,用鉗形表測量主回路電流,零電流則判定風機斷路;
b. 打開檢修門,手動撥動葉輪,檢查軸承是否卡滯;
c. 測量靜壓差,正常值80~120 Pa,若<50 Pa,則初效過濾器堵塞,需拆洗或更換。
(2)加熱子系統(tǒng):
a. 固態(tài)繼電器(SSR)輸出端電壓應為AC 220 V±5 %,若僅測得160 V以下,SSR半擊穿,立即更換;
b. 三級加熱管冷態(tài)電阻分別標稱48 Ω、48 Ω、24 Ω,偏差>±10 %視為老化,需成組更換,避免阻值不均導致功率下降。
(3)風道擋板:
a. 設定+85 ℃后,擋板應處于“全閉—回風”狀態(tài),若紅外測溫儀發(fā)現(xiàn)擋板縫隙>5 mm,則執(zhí)行器齒輪組磨損,需更換備件;
b. 擋板反饋電位器輸出0~10 V,線性度誤差>2 %時,需重新標定或更換。
糾正措施
完成上述排查后,空載升溫測試,記錄30 min內溫度曲線,若5 min滑動平均速率≥4.5 ℃/min且過沖<2 ℃,判定合格,填寫《升溫性能驗證表》。
四、溫度回彈(俗稱“倒升溫”)
現(xiàn)象描述
箱內降至-40 ℃并恒溫1 h后,溫度突升至-35 ℃,且壓縮機未啟動。
根因分析
(1)外圍環(huán)境:
試驗室空調故障導致室溫升至35 ℃以上,箱體外表面熱通量增大,PID制冷輸出飽和仍無法抵消熱泄漏。
(2)箱內負載:
樣品為鋁殼電池,熱容大且堆放密集,風道被遮擋,局部形成“熱島”,傳感器位于回風口,未能及時捕捉。
(3)門封泄漏:
磁條老化出現(xiàn)2 mm縫隙,濕熱空氣滲入,在低溫壁面結霜釋放潛熱。
驗證手段
a. 紅外熱像儀掃描箱體四周,若表面溫差>8 ℃,則重點檢查高溫側門封;
b. 在箱內布置5只無線溫度記錄儀,若最大溫差>3 ℃,判定風道堵塞;
c. 記錄壓縮機吸排氣壓力,若低壓>0.2 MPa(R404A),而蒸發(fā)風機正常,則判斷系統(tǒng)缺氟或膨脹閥卡滯。
糾正措施
(1)室溫控制:啟動備用空調,使試驗室溫度≤25 ℃,相對濕度≤65 %;
(2)負載重排:依據(jù)GB/T 2423.22附錄B,樣品總體積≤工作室容積1/3,且保證主風道寬度≥10 cm;
(3)門封更換:采用耐-70 ℃硅橡膠磁條,更換后做-40 ℃×2 h保壓,門縫結霜厚度<1 mm即為合格。
五、濕度異常
實際濕度100 %RH
(1)濕球紗布檢查:
紗布若變硬、發(fā)黃或邊緣脫線,吸水高度<30 mm,需立即更換;新紗布采用亞麻高密度型,裝填時確保包裹傳感器端部5 mm,并保證蒸餾水液面距紗布下端20 mm。
(2)水質管理:
水箱電導率>20 μS/cm時,更換去離子水并清洗浮球閥;每月用0.1 %次氯酸鈉循環(huán)消毒20 min,防止微生物膜降低蒸發(fā)效率。
實際濕度低于目標值
(1)供水系統(tǒng):
檢查水泵出口壓力0.15~0.25 MPa,若壓力為零,濾芯堵塞概率大,拆洗316不銹鋼濾網(wǎng);
(2)加濕鍋爐:
結垢厚度>1 mm時,熱效率下降30 %,需用5 %檸檬酸溶液煮沸30 min后沖洗;
(3)PID參數(shù):
濕度大滯后特性明顯,若比例帶<5 %RH,系統(tǒng)易振蕩;建議先設比例帶8 %RH、積分時間600 s,再微調。
六、連鎖報警與次生風險
壓縮機高壓報警
多因冷凝器翅片灰塵堵塞或風機反轉。用0.3 MPa干燥氮氣自上而下吹掃,確保翅片間隙無可見塵埃;重新測量風機相序,使風向與標識一致。
超溫保護動作
若設定+85 ℃而保護點+90 ℃被觸發(fā),先檢查固態(tài)繼電器是否擊穿導通,再確認風道溫度傳感器校準偏差,若>±1 ℃,需用標準油槽重新標定。
漏水導致電氣短路
箱底引流槽被異物堵塞,冷凝水溢入電控柜。應立即停機斷電,用500 V兆歐表測量加熱管對地絕緣電阻,若<20 MΩ,拆出加熱管烘干或更換;同時清洗引流槽并加裝液位開關,實現(xiàn)漏水報警。
七、預防性維護建議
每200 h運行時間,更換初效過濾器;每1000 h檢查壓縮機冷凍油色度,若>2 ASTM,需換油;
每6個月用標準溫濕度箱對傳感器進行五點校準(15 ℃/30 %RH、25 ℃/60 %RH、55 ℃/95 %RH、-20 ℃/30 %RH、85 ℃/5 %RH),偏差>±0.3 ℃、±2 %RH即更換;
建立“故障案例庫”,每次異常關閉后48 h內完成根因分析報告,三個月滾動評審,更新FMEA評分,實現(xiàn)持續(xù)改進。
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的疑難雜癥看似復雜,實則均有跡可循。只要以系統(tǒng)思維建立“現(xiàn)象—數(shù)據(jù)—根因—驗證—標準化”閉環(huán),嚴格執(zhí)行預防性維護與校準計劃,就能把“開小差”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,確保試驗曲線全程符合IEC 60068-2-14、GB/T 2423.34等標準要求,為產(chǎn)品可靠性驗證提供可重復、可追溯的試驗環(huán)境。
|